伟东云教育集团: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做“一带一路”带头兵
“我们要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
5月14日上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在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到,要推动教育合作,鼓励国际文教交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回望历史,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在大漠戈壁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在汪洋大海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丝绸之路上驼铃阵阵、舳舻千里,丝绸、茶叶、瓷器乃至中华文教,向西而去,葡萄、石榴、玻璃则流入东方百姓家。如今,风驰电掣的火车,劈波斩浪的巨轮,不绝于耳的汽笛声,伴随“一带一路”的号角,唤醒了沉寂已久的古老商路、古老历史。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文明之路,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各个国家都有灿烂的文明,人类的文明发展在与其他国家的沟通和学习中走到了今天。而今后,文明发展依然离不开各国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互相学习,在此之中,教育显得尤其重要。互联网时代,“一带一路”政策当前,我国教育应该如何抓住机遇,通达中外?又应具备怎样的国际化视野,比肩国际一流教育水平?
图为伟东云教育集团董事长王端瑞
“在咱们国家‘一带一路’的决策中,我们要扮演教育与文化的带头兵,发挥引领作用,让中国的互联网教育企业,通过伟东云教育平台,走出国门,走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去”。近日,伟东云教育集团董事王端瑞接受了凤凰网专访,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合作伙伴,伟东云教育集团已在全球12个国家设立了分公司,在王端瑞看来,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成为中国影响力的拐点,从国际关系到大国外交,从经济往来到文化交流,均迎来了一个与“在咱们国家‘一带一路’的决策中,我们要扮演教育与文化的带头兵,发挥引领作用,让中国的互联网教育企业,通过伟东云教育平台,走出国门,走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去”。近日,伟东云教育集团董事王端瑞接受了凤凰网专访,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合作伙伴,伟东云教育集团已在全球12个国家设立了分公司,在王端瑞看来,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成为中国影响力的拐点,从国际关系到大国外交,从经济往来到文化交流,均迎来了一个与世界全面对话的新局面,在这一历史机遇面前,伟东云教育将身先士卒,引领排头,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发展教育、输出文化,“从而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代代相传的良好友谊”,王端瑞表示。
助推互联网教育落地海外,促中华文化传播扎根异国
凤凰网:“一带一路”唤起了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在您看来,“一带一路”的历史意义和新时代的内涵,如何在教育领域体现?
王端瑞:丝绸之路通过贸易串起了各地文化,它将许多优秀的中国文化带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把许多优秀的文化带回了中国大地。现在的“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复兴之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对中国制造走出去非常有利。教育领域来说,哪个国家发展的好,它的教育一定不会差,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通过互联网输出教育,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文化传播。这些软实力的输出,能够促进价值观的认同,能够为未来中国的发展铺平道路,并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促进他们与中国源远流长的友好关系。
图为伟东云教育董事长王端瑞与巴基斯坦政府方面沟通合作项目
凤凰网: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合作伙伴,伟东云教育始终积极支持“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能否介绍一下目前的合作情况?
王端瑞:伟东云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伙伴,基于这样的战略背景,伟东“走出去”应该说更顺畅一些。在“一带一路”规划中,我们去年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到了巴基斯坦,受到巴基斯坦教育部长、高教委员会主席、职业教育委员会主席等领导接见,关于我们的合作都达成了一些意向和协议,对方希望伟东的互联网平台能够尽早布到巴基斯坦去。不仅仅在巴基斯坦,今年我们还去了非洲,例如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和埃及等国,从政府层面来说,他们都非常愿意让伟东的互联网教育落地扎根。
我们最近也将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一道,在大学布局智慧课堂,相当于伟东把智慧课堂布到海外国家去,这就是一种教育和文化的传播输出。
我们在欧洲也建立了自己的互联网教育平台。此外,前段时间教育部跟六省一市签订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协议明确伟东要在“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布局互联网教育。
具体来看,我们已在法国和美国落地互联网平台,巴基斯坦落地也在进行当中。巴基斯坦有5600万文盲,占巴基斯坦国家人口30%,我们希望伟东云教育平台能够帮助巴基斯坦教育事业,用科技扫盲。我们也已中标非洲埃塞俄比亚的相关项目,这里有1000多个学校需要伟东提供资源;除此之外,我们还在新加坡、东盟十国有所布局,这些布局,主要是把中国的中文和数学通过我们的互联网平台传送出去。
凤凰网:“一带一路”的提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借助“一带一路”,伟东云教育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王端瑞: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说,中国带来的工程建设项目非常丰富,但教育、文化的传播仍然有所欠缺。伟东的互联网教育平台是连接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5个成员国及地区的教育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向外推中国的教育文化。所以说,伟东要在“一带一路”的重大决策中,扮演教育与文化带头兵,起引领作用,把中国的互联网教育企业,通过伟东互联网平台拉在一块走出去。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构建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
图为伟东德莫斯全球布局
凤凰网:接下来伟东云教育有什么并购计划,对于国际并购,您觉得并购之后的融资该如何解决?
王端瑞:我们今年跟首控成立了一个30亿的基金,这30亿基金主要用于并购海内外互联网教育企业,还将并购很多大学。
通过这些并购,形成一个依托于互联网的全球教育生态系统,我们一定要做高精尖的行业引领者,越来越优化和提升企业在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
凤凰网:类似于PPP的合作模式,伟东会在国际合作中尝试吗?
王端瑞:PPP模式起源于欧洲,我们未来的想法,就是在沿着“一带一路”国家,研究互联网教育的PPP,通过亚投行、世界银行等投资贷款,伟东作为民营企业与政府达成协作,落地实施。
凤凰网:您认为中国互联网教育企业走出国门,有哪些困难,怎么去解决?
王端瑞: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走出国门困难在所难免,但总体而言,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走向国际的人才还有所欠缺;第二,每个国家的教育政策和体制不同,教育需要属地化,课堂需要本地化;第三,民营企业走出去,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指导和辅导,这样走出国门之路会更加顺畅。
凤凰网:在您看来,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水准的企业或教育集团应该是怎样的?
王端瑞:世界的眼光、国际的标准,我觉得一个国际化的企业首先应该有国际化的格局,有世界的眼光,要拿国际标准来衡量。伟东的平台是全世界,定位是国际互联网教育平台运营商。教育无国界,伟东首先是一个定位全球的公司,教育互联网要打破传统教育的院墙,你这个定位要有。此外,还需要有国际化的人才,伟东目前有600多名外籍员工为我们工作。
凤凰网:走出去固然重要,但扎实根基同样重要。伟东云教育能给国内教育带来怎样的改变?
王端瑞:伟东定位互联网教育平台运营商,我们在国内首先建立起了一个大的平台,例如我们在青岛建立了大数据中心,可以满足2亿学生在线。可以说,当前我国独立拥有属于自己大数据中心的互联网教育企业,只有伟东云教育;此外,我们建立了20万平方米的互联网教育产业园,据我所知,我们是国内真正做互联网教育产业的第一家,这些都为我们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全国有超过200名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有着强大的人才支撑。
图为伟东国际云教育产业园,坐落于中国青岛
目前,伟东云教育平台已经布局到全国11个省,许多地方是分期甚至免费搭建,希望能够助力边远贫困地区的互联网教育飞速发展。除了基础教育以外,我们也将欧洲的职业教育引入中国,致力于提升中国技术工人的技术层次。(本文来自《凤凰商业》作者:黄小米)
背景介绍:
伟东云教育集团作为全球互联网教育平台运营商,现已在全球12个国家设立分公司。伟东云教育现已建设有教育专属云计算数据中心、国际云教育产业园和国际互联网教育研究院,着力打造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生态系统。同时,伟东云教育构建了基于全球最强大的开放源码项目的伟东云教育平台,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业务进行高度融合,为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产品提供平台化服务支撑,面向全球支持上亿学生同时在线学习,并以此为核心,着力打造一个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教育生态圈。
海纳易学是布雷斯特商学院旗下面向全球招生的互联网商学院,通过聚合全球优质教育内容和互动学习的理念,重构“教与学”体系,借助“一体两翼”的架构,研发无围墙和无门槛的互动式路径学习和同伴学习模式,为学员提供职业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资源。同时,海纳易学依托伟东云教育在国际教育市场的资源整合能力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伙伴关系的强劲优势,联合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成都欧洲创新中心共同成立了“面向一带一路国际网络教育基地”,致力于打造符合未来学习发展趋势的全球教育一体化互联网商学院。